什么是情感以及怎么正确理解情感

彩云12个月前 (06-05)两性健康190

情感是什么?


情感是人对人的感情行为产生的情绪共鸣。比如说我看到了一个年轻的母亲蹲下来给自己的孩子整理衣裤,在这对母亲与孩子之间发生的是感情但是在我认知里就变成了情感。情感对人的影响主要是价值判断,通俗地讲一个人的情感认知决定一个人的价值观。人对什么事物产生情绪共鸣就会对什么事物产生价值认同。让人产生价值认同的事物就是让人感觉美好的事物,与之相反的就是丑恶和不认同的事物。人总是在追求自己认为美好的事物,厌弃排斥自己认为丑恶和不认同的事物。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成长环境会塑造不同的认同感,认同感的差别又塑造了千奇百怪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念上的冲突又引发了人与人之间的种种社会矛盾。


为了调和人制造的社会矛盾又构建了覆盖范围更大的普世价值观,以普世价值观为基础又构建起了道德体系,在道德体系上建立社会规则,针对不遵守规则的个体又建立一套司法体系进行制裁。这就是建立现代社会的基本结构原理,而一切的起点都在于个人会对什么事物产生情绪共鸣,通过对普世价值观的调整和加强,来最大限度的改变和统一每个个体的认知环境,从根源上消除价值观念差异造成的社会矛盾,这就是国家建立和谐社会的基本原理。而个人如何在社会中保持正确又客观的价值观念,就需要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起点就是要正确理解自己的情感认知是怎么回事。


人会对引发情绪共鸣的事物产生精神依赖,由这种精神依赖产生的价值导向决定着人的行为取向。精神世界越丰富的人认知范围就越灵活宽广,精神世界简单的人就显得固执偏狭。情感认知自我矫正的过程就是一个尽可能多地去引发情绪共鸣,简单的理解就是主动去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越强看待事物的角度就越多,视角越多对事物的理解就完整深刻。人都是向往美好而厌弃丑恶的,在做出选择的时候都是以心中的美好来作参照。也就是说一个人认为什么事物美好就会以此为标准衡量身边人、事、物的价值。


比如说一个人认为金钱很美好,就会用金钱为标准来衡量身边事物的价值。认为权势美好的就会用能否彰显权势来衡量人事物,认为知识很美好的就会用知识的多寡来衡量人事物,认为道德美好的人就会用道德标准来衡量身边的一切,认为公平公正很美好的人就会用是否公正来衡量事物。由情感共鸣建立的价值观念就如同一杆衡量一切的秤,每个人都用自己心里的秤为自己遇到的一切事物标上不同的价值。再以这些价值为导向定义自我追求,人的目标与理想就是自我追求的具像化结果。


正因为情感诉求上的不同,造就了各种各样的人生目标,目标上的不同又造成了价值观念的冲突。以普世价值观建立的道德体系就是调整观念冲突重要工具,而个体在其中除了被动的适应和接受外,还要主动地去实现自我价值,这也是人在社会活动中的常态。随着社会发展演变,现代社会更注重个体权力和价值。这样一来就出现了更加复杂多变的价值体系,随着教育的普及和信息爆发对于现代人来说会有更大的影响,大多数人所接触到的信息已经超出自己的理解范围了。所以更明确清晰的情感认知能够更好地适应和理解信息爆发所带来的价值冲突。


在个人认知上情感带来的更多的是情绪爆发,能够触发个人情感的人和事就是个人价值观念的体现。个人在做出价值判断的时候会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人无我有,另一种是人有我无。人无我有的状态是以自己拥有什么来做判断,人有我无是以自己没有什么来做判断,本质上都是一样的认同,在表现上会产生差异。价值认同的对象不同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表现,当一个人认为人的社会地位很重要的时候就会用地位高低来作为价值参照。


在做参照的时候以自身为坐标上下对照,遇到地位不如自己的人价值观就会进入到人无我有的状态。外在的表现会因为感情认知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内在的状态就是认为自己高于别人。遇到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价值观就会进入到人有我无的状态,外在表现也同样有差异,内在状态就是自低于人。遇到地位和自己相差不大的人就会进入到竞争状态,内在诉求就是要超过对方而外在表现也有差异。


价值观念的产生在于一个人认为人的地位是由什么来决定的,个人的情感认知与什么产生共鸣就会认为一个人拥有什么才有价值。就以普世价值的财富为例,一个认为财富是衡量个人价值标尺的人,就会把自己认知中的一切都与金钱等价。判定他人社会地位与价值的时候就会把他人拥有的一切都换算成金钱,再与自己拥有的一切进行估值然后衡量彼此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对他人和自己的估值都是自由心证,估值的准确度全靠个人认知。从结果上来说认为自己比别人价值高就会进入到人无我有的状态里,认为自己的价值比别人低就会进入人有我无的状态,外在表现上会因为不同的感情认知偏离展现不同的思维特征。


在普世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内向型的怨憎会在人无我有的状态里会表现得极为吝啬,时刻都在防止比自己价值低的人占自己便宜,显得尖酸刻薄人情冷淡。在对待价值相当的人时会维持一个表面上的公平,但是占到便宜以后宁可翻脸也不会让出既得利益。在对待价值高于自己的人时会陷入到人有我无的状态,总是把自己放在弱势的一方显得卑微又怕自己没用,经常会用小恩小惠维持关系,然后再找机会从对方身上占便宜,很擅长用感情绑架的方法为自己谋利,谋不到利益就会埋怨对方不顾人情。


外向型的怨憎会在人无我有的状态里会表现出各种自我包装炫富,以此来证明自己成功的必然性。对待价值低于自己的人会用各种花言巧语空口许诺让别人为自己付出,最后只兑现一部分或者不兑现然后把原因推卸给别人,为自己不兑现承诺找各种理由。对待价值相当的人时会耍各种小心机让别人出丑,也非常在乎自己有没有得到别人的尊重,经常拿别人不尊重自己为由惹是生非,表现的小肚鸡肠斤斤计较却又能说会道,很会给自己开脱找理由。对待价值高于自己的人又会陷入人有我无的困境里,盲目认可高价值的人的一切,尽己所能地迎合攀附借用别人的价值来抬高自己。


内向型的求不得在人无我有的状态里会展现出居高临下的自负,在这种状态下认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是自己努力得来的,所以对待价值比自己低的人只看到对方不足之处,待人苛刻严厉不留情面。对待价值相当的人时行止有度表面谦和却又处处透着强硬,即便吃了亏也会在其他方向找回来不会硬撑着死杠。对待价值高于自己的人时会陷入到人有我无的状态里,在这个状态中会快速地提高和充实自己,对自己的高要求会持续到自己无能为力,外在表现上对于提拔和关照自己的人没有太多的感激,会更加肯定自己的努力和付出。


外向型的求不得在人无我有的状态里会表现出道德上的优越感,在这种优越感的驱使下对待价值低于自己的人经常自以为是,用自己片面的认知指责别人的错误,外在表现上会很在意别人对待自己的形式。在对待价值与自己相当的人时很注重自我成就的展示,只会对自己认可的人保持尊重对自己不认可的人保持形式上的礼貌。在对待价值高过自己的人时会陷入到人有我无的状态里,在这个状态中会自己想象一下如果自己有这些会怎样,然后把这些想象转化为对高价值人的期待,这些期待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变成道德要求,在少数情况下会变成愤世嫉俗的理由。


内向型的爱别离在人无我有的状态下会有一种使命感,在使命感的驱使下对待价值低于自己的人会展现出理所当然又不容置疑的傲慢,在这种傲慢心态下经常用是否值得救赎来判定他人的价值。在对待价值相当的人时往往理念在先,与自身理念不合的人会各种偏执的否定,与自身理念相合的人会无底线的支持。在对待价值高于自己的人时就会陷入人有我无的状态中,不理智的去追捧别人的有,过度的否定自己的无,外在表现上就是各种偶像崇拜。


外向型的爱别离会在人无我有的状态下产生一种孤傲感,在这种孤傲感的影响下对待价值低于自己的人时会产生鄙夷的心态,表现的我行我素却从不解释什么。对待价值相当的人时会表现得既尊重又认可,同时又保持距离互不影响,从不主动发展亲密关系。对待价值高于自己的人时会困在人有我无的状态里,会尊重和求教来提高自己,同时又会挑剔对方不合自己理念的地方来证明自己。




无论是人有我无还是人无我有,都是自我认知被自身情绪干扰的发端,这也是道德经里德经部分有无相生的基本原理。不以财货为美,就不会抬高有财货的人在自己心中的地位,也不会认为贫穷的人没有价值;不以权势为美,就不会在有权势的人面前卑微,也不会去嘲笑没有权势的人;不以学识为美,就不会害怕在有学识的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无知,也不会在无知的人面前卖弄自己的学识。不以为自己有,就不会因为自己的有而轻贱别人的无;不以为自己无,就不会因为别人有而感觉自己卑微。去掉了有无之心认知就不会被有无干扰,所见一切都是本来;去掉了爱美之心就能正确理解所谓丑恶,不会因为丑恶而否定什么。世人大多都困在有无之间,因为自己有而喜,因为自己无而悲,超脱不了自以为的有无就很难理解什么是德。




在佛教思想中把人自以为的有无解读成“相”,执迷于长寿认为长寿很美好,可以享受福德拥有智慧就是入了寿者相;执迷于拯救世人让世人都按照某个方法生活,让众生都享福德就是入了众生相;起了财富心、权谋心、智慧心、慈悲心都会入于我相,心困在有无之间,因缘而起又因缘而灭。修佛的人大多都会迷于心执于相,人心本就没有财富、权谋、智慧、慈悲;迷于有就会执于相,执于相就会以相为真,符合自己所执的相就以为是,不符合自己所执的相就以为不是。用自以为是去纠正别人的不是,无论起什么心最后都难得善果。


执迷于佛法的人都以为众生可渡,却不知众生只能自渡。一切佛法道法都只是给世人开辟的自渡之路,无论哪条路都是要世人自己去走的,但是很多人都跪在路上磕头希望这条路变成电梯带着他们往前走。所以众生可渡是因为众生有路可走,众生不可渡是因为这条路只能自己走。不迷于心不执于相则自然见到众生本来,见到众生本来就能知道自心与众生同,心同一体自知因果。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把情感认知解读为“炁”,所有情绪都是感气而生。看到美好的事物心有所感认可了这种美好叫做“情”,自己衡量过后认为自己没有而想要拥有的叫做“欲”,人都有情也都有欲如何才能自我平衡,既不偏于情也不偏于欲,这就需要调整自己的主观立场。内在的原理非常简单,是人在决定价值?还是价值在决定人?人本身决定一切的价值就是儒家思想最核心的部分。孔子所提倡的君子就是以人为君,任何价值都要为人服务,不能用任何价值来否定人的作用。孔子所说的小人就是以价值来决定人,一旦用价值来定义人就会把人分成不同的等级,而因为价值产生的等级差会引发各种情绪。


因为自己的价值被别人否定就会产生怒气,比如说他人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认可。觉得自己有价值而无法获得认可就会产生怨气,比如说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想要的收获,自己的尊严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自己应该拥有的没有得到。过度的自我认可觉得自己比别人更有价值就会产生傲气,比如说认为自己地位更高就会产生地位上的傲慢,认为自己学识更高就会产生认知上的傲僈,认为自己有更大社会价值就会产生权力上的傲慢。


当怒气、怨气、傲气混杂在一起就会产生戾气,戾气用现代心理学来解释就是反社会倾向。与之相反的就是正气,正气的原理就是不以价值来定义人,而是以人来定义一切价值。如何能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保持正确的认知在儒家学说里有一本专门说明如何养气的书叫做《中庸》,《中庸》的基本原理就是正气的原理,主要作用就是在日常做出判断决策的时候自我纠正,不能背离君子之道,不起小人之心。




人心本正但是受杂气干扰才会有君子小人之分,所谓小人不是生来就小而是自己把自己弄小了。当一个人认为什么事物比人有价值,那么他在什么事物面前自己就小了。一旦自己小了就会陷入“人有我无,人无我有”的困境里,因为有而自傲,因为无而自卑。人不需要任何价值而是所有价值都需要人,这就是正道。无论是什么人最后追求的都是正道,在感情当中最让人念念不忘的,不是那些因为我们有什么而来又因为我们没有什么而走的人,而是那些不在乎我们有什么也不在乎我们没什么却依旧对我们好的人。在判断别人是否对自己真心的时候,总是担心对方是不是冲着自己有什么而来,这就是人对于正道的本质需求


。这种需求所折射出来的就是人天性中拒绝价值束缚渴望内在的自由,能够摆脱价值束缚满足这种本质需求的就是感情,在感情当中最容易获得就是对待父母的感情,先不提父母是否都能做好自己,身为子女很难用价值去定义自己的父母。对待父母无论有没有价值都要去做的事情才是生而为人最初的根本,这也是中国几千年来孝文化的核心。提倡和弘扬孝道的原因就是最大限度地告诉所有人,世间所有价值都是为人服务的在孝道面前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为了外在价值无所不为,这就是儒家仁德思想的重要核心。如何在纷繁多变的世态当中始终把持这个核心就是儒家的养气学说的意义,也是《中庸》能够成为重要的儒家经典的原因。




纠正自己的情感认知可以最大限度地去理解价值观念是怎么对人产生影响,也能正确理解价值体系存在的意义。正确的理解价值并不妨碍人去追求价值,一个人不把财富当成个人追求并不妨碍他挣钱,相反赚到钱以后反而能够更好的发挥钱的价值;不把权势当成个人追求也不妨碍他当官,相反当官以后能够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不以价值定义人并不妨碍价值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区别仅在于个人看待价值与人的视角与态度。对于现代人来说需要进行价值判断的事物太多了,保持正确的情感认知可以避免掉大量无谓的痛苦和烦恼。


相关文章

号称中国文明摇篮的山西运城 虎毒食子 | 山西运城11岁男孩被亲妈后爸打死,埋入后爷爷坟内,浑身烫伤骨折

号称中国文明摇篮的山西运城 虎毒食子 | 山西运城11岁男孩被亲妈后爸打死,埋入后爷爷坟内,浑身烫伤骨折

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山西运城的这对亲妈后爸,比张波叶尘诚都恶毒。他们把孩子用开水从头浇到脚,再打死孩子藏尸在后爸家的祖坟內,还在媒体面前表演找孩子,哭的声泪俱下,表演他们丢了孩子有多痛心?这演技,...

51岁博导建“后宫”,被25岁女学生3000字长文举报,揭开遮羞布

51岁博导建“后宫”,被25岁女学生3000字长文举报,揭开遮羞布

哆啦B梦“师哉!师哉!桐(僮)子之命也。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自古以来,负责传道授业的老师都是最为人们所尊重的职业之一。老师不止传授知识,还是学生的楷模和榜样。按理来说,大学里面的导师、...

真正的强大,是允许一切发生

真正的强大,是允许一切发生

岁月流转,一切都在改变,但有一件事,从未改变:人间多少事,不能如我们所愿。正如一首词所说: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或许正因如此,人们呼吸不止,烦恼不断。但人生并非只能如此。因为认识到自身的渺小,所...

 Artrich娱乐大鸿胪 :400亿外债,揭王健林隐藏多年骗局,独子王思聪因此走“不归路”

Artrich娱乐大鸿胪 :400亿外债,揭王健林隐藏多年骗局,独子王思聪因此走“不归路”

说起王健林,首先能想起的就是这位富豪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先挣一个亿的小目标”。曾经的王健林辉煌到什么地步。2013年凭借860亿身家,拿下中国首富的位置。2015年身家暴增,直接超过李嘉诚,问鼎全球华...

徐雷因落实百亿补贴不力被“毕业”?其实他并非始作俑者

徐雷因落实百亿补贴不力被“毕业”?其实他并非始作俑者

 京东集团近日发布公告称,徐雷将退任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职务,且将于6月份退休。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京东此次更换CEO,是因为徐雷虽然在公关方面颇多创意,但在营销方面,特别是推进百亿补贴等重大...

我们经历着生活的千般滋味,才懂得这个世界上有多少荒诞和不可思议

我们经历着生活的千般滋味,才懂得这个世界上有多少荒诞和不可思议

在我们年轻的时候,狂风骤雨,却也有明媚的阳光。我们经历着生活的千般滋味,才懂得这个世界上有多少荒诞和不可思议,也才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和更深刻的领悟。我们追寻着未来,也追忆着过去。在这个喧嚣而又充满矛盾的...